作為各行各業不可或缺的上遊產品,工業品在國民經濟生活中承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,正推動著經濟從技術革新到產業革命的加速轉變。
隨著中國製造業高質量發展進程不斷加快,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及新興產業發展帶動新材料產品需求持續增加,尤其是新能源、高端裝備、新一代信息技術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市場需求強勁,中國新材料市場需求正保持穩定增長。
綠色低碳、科技創新、海外戰略、降本增效……2025年,傳統工業龍頭的創新改革發展已在路上。
開年伊始,位於上海的10萬噸級綠色甲醇項目正式宣告開工。該項目的落地,將助力上海實現綠色甲醇產業“零”的突破。
石油開采和使用帶來的環境汙染備受全球關注。在綠色甲醇的生產過程中,可以利用、風能等可再生能源,將可再生原料轉化為甲醇,為未來的能源需求提供儲備。這種轉化方式不僅能夠減少化石能源的消耗,還能夠促進可再生能源的利用,推動能源結構的優化升級。
拓展綠色新產品、打造綠色生產線的同時,工業企業持續開拓市場,向國際化發力。北交所上市公司開年就披露了讚比亞項目相關合同進展,合作再進一步。
隨著共建“一帶一路”深入推進,越來越多的中國基礎工業企業持續擴大海外市場版圖。銅冠礦建就以讚比亞為起點,將業務拓展到剛果(金)、津巴布韋、土耳其、哈薩克斯坦、蒙古、厄瓜多爾等國家。
同樣深耕海外市場多年,開年伊始就在“修煉內功”方麵做了篇大文章。
1月1日,該公司將經過三個多月精心籌劃搭建的電商采購平台正式上線,在剛果(金)的TFM、KFM兩座礦山率先試點,推進數智化改革,一改傳統采購方式麵臨的物資種類繁雜、采購周期長等弊端。
洛陽鉬業相關負責人接受證券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,新的一年,公司將在中國礦區利用物聯網、雲計算、大數據、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,持續打造智慧礦山、數字工廠和智能尾礦庫。此外,洛陽鉬業將以中國區為試點,建設以信息化賦能、各生產及管理係統互聯互通的“洛鉬數字化2.0”實踐,並在全球推廣。
(文章來源:證券時報)